鲁网7月4日讯7月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沾化区专场,围绕沾化区“冠军企业”“冠军产品”以及“滨州好品”等工作进行介绍。据沾化区委常委、副区长姜竹凯介绍,今年以来,沾化区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聚力攻坚“三大战役”,深入实施“三大行动”,依托化工新材料、精细氧化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根基,抓项目、优服务、强保障,冠军产品“多点开花”,11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1,成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工业经济稳进提质、行稳致远的强力支撑。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产品发展坚实有力。呈现出“多、广、高、好、强”五个特点。产品种类多。横跨化工新材料、氧化铝、食品等多个行业,形成白刚玉、超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丙二胺、ACM(丙烯酸醋橡胶)、硫代双酚系列产品等11个冠军产品体系,打造多元化、高品质产品矩阵,满足不同行业多样化需求。
应用范围广。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生命健康等多个赛道布局,其中,日科橡塑生产的ACM作为汽车密封、高铁减震核心材料跻身大国尖端制造;中顺恒辉研发的超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被广泛应用电缆、涂料等行业,延伸至新能源电池阻燃层,瞄准万亿级储能市场。
市场占比高。产品80%品类覆盖3大行业以上,从“全国第一”到“全球领跑”,日科橡塑生产的ACM产能、产量、营收、市场占有率均列全球第1位;鸿丰化工三溴氧磷产能列全国第1位;齐耐新材料白刚玉产品远销韩国、印度及欧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15%,产品产能列全国第1位。
发展前景好。依托技改扩产、加大研发投入等路径,产品从规模化降本的初级优势,向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坚突破,达民化工生产的丙二胺垄断抗癌药丙亚胺核心原料供应,覆盖全球医药巨头供应链,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中顺恒辉年产20万吨超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项目,开创国内首条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线,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5.9%,连续三年蝉联第1。
支撑动力强。1—5月份,153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3.6亿元、增长25.2%,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7%,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11家冠军产品企业实现产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24.3%,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16个百分点。
以过程管控为重心,服务保障全面发力。坚持组织、政策、载体、环境“四措并举”。
强化组织架构。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指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调度,园区部门一线服务,汇宏新材料400万吨氧化铝智慧工厂、中顺恒辉20万吨超细阻燃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齐耐新材料25万吨白刚玉、稼元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预计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70亿元,增加值增长20%以上。
细化政策支持。落实市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等各类激励资金,668.74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支持企业满产达产。强化创新引领,“一对一”指导服务,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4家。
实化载体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化工园区扩区,由6.08平方公里调整为10.5平方公里;开展府院联动,累计盘活土地5428.23亩,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沾化经济开发区城东、城北、临港三个园区全部达到“九通一平”标准,3座工业水库日供水能力达到59万立方米,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万吨,6座变电站、3座发电厂电力供应充足,实现供电配网自动化,6家供热企业蒸汽供应能力每小时3000吨。
优化营商环境。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开展入企遍访,办理企业家梦想301条,助力11家企业新增订单7000余万元,为15家企业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120人,帮助47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3.5亿元。优化办事流程,158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一网办理、线下一窗受理。推出“项目开工一件事”,将要素保障与26项审批事项合并办理、一次发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以高质量发展为准心,产业协同精准施力。下一步,聚焦“以品筑产、以产强链、以链提质”三层布局。
以冠军产品筑造优势产业。持续做好冠军产品培育,帮助企业深入分析市场发展前景,量身定制发展方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建立电力、蒸汽、煤气与煤炭价格联动机制,同步结合绿电元素,最大限度降低要素价格;扩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补贴标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推动中顺恒辉年产10万吨超细阻燃材料项目(二期)、达民化工7万吨高级胺项目、恒鑫生物年产1万吨水解明胶改扩建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及早投产达效,加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壮大优势产业规模。
以优势产业强化链条延伸。加快产业链聚集协同,立足汇宏新材料800万吨氧化铝产能优势和中顺恒辉、齐耐新材料产品优势,积极招引阿尔法氧化铝、高纯氢氧化铝等下游高端产品,年内氧化铝产量达到700万吨、精细氧化铝突破80万吨,产业产值突破240亿元,“十五五”末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建设产品最优、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铝基材料基地,全力打造“铝基材料名城”。抢抓化工园区扩区机遇,以日科橡塑、中海化工、达民化工等重点企业为龙头,依托环氧丙烷、高级胺、ACM等产能,吸引顺酐、树脂、环氧氯丙烯等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溴类阻燃剂、医药等产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快速崛起。
以链条延伸提升发展质效。深入挖掘链条集聚特色,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拓展品牌宣传渠道,稳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链接海内外展销会资源,积极引导冠军产品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