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王琳 王涵平
“你看,这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新鲜得很,好吃不贵……”4月22日一大早,在位于许昌市东城区南海街德星路交叉口的农副产品便民点内,商户周大爷就在摊位上吆喝起来。
小摊位不仅承载着大民生,更是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为了满足周边农户售卖蔬菜和市民群众购买蔬菜的双重需求,许昌市东城区遵循便民利商、疏堵结合、规范有序、活跃经济的原则,在辖区的城市支路、断头路、背街小巷等精心设置了31处便民疏导点。特别是今年更新后,这些便民疏导点可容纳400余个摊位,这些摊位原则上优先安置低保户、下岗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和生活特别困难人员等弱势群体。

“以前商贩有的随意摆摊,既弄的环境脏乱又阻碍了交通,现在,经过规划,随意摆摊的少了,道路也畅通多了。”家住在该区半截河街道焦庄附近市民张晨雨说。
城市既要“烟火”热度,也要有文明包容的温度。为进一步活跃辖区夜市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东城区综合考量辖区实际,在中原云鼎广场、天悦广场两处增设夜市,共计能容纳90余个摊位的夜市摊点,同时,不断优化夜市功能布局与管理措施,在夜市周边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要求商户做到“五统一、三严禁、一规范”(即统一外摆时间、统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统一地面铺设、统一配备垃圾容器、统一张贴温馨提示;严禁阻碍交通、严禁噪音扰民、严禁乱搭棚庵;确保规范经营)。这一举措,既解决流动摊贩问题,又成功将无序流动摊贩纳入规范管理轨道,实现了摊贩有收入、群众有便利、城市有秩序的多赢局面。

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实践,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和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东城样板”。该区加强规范市容环境秩序,重点对流动摊点规范管理,以管理有温度、执法有力度为出发点,按照“场地规划科学合理、经营秩序规范有序、市容环境整洁美观、管理服务高效便捷、风貌特色彰显文化”的“五好”标准,设立便民疏导点,加强对收摊时间、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巡查,对违反规定的流动摊贩及时批评教育,帮助辖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激活城市营商新生态。
东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樊明军表示,下一步,该区将按照许昌市委市政府“两融五城四跃升”工作要求,落实便民惠民新举措,把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细化工作措施,落实管理服务责任,用全面优质的城市管理服务擦亮东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