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
□ 李萌
就在8月23日,《瞭望》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把这座老城的新变化推到了大家面前。
以前的古城保定,如今不光有历史味,更有现代范儿。4年时间,博物馆从23家猛增到101家,相当于每10万人就有一座博物馆!老百姓不仅“有地方逛”,更“有文化品”。
城中村改造也没含糊,腾出10万多亩地,更多人住进了新家。看病也不用再跑远,北京专家直接来“家门口”坐诊——这些变化,实实在在。
保定变的不仅是“颜值”,更是底层的发展逻辑。背后是三句实在话:“坚持人民至上”“一马当先走在前”“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不是空话,是真干。
你看:一边大刀阔斧搞城改,一边细腻如丝打造“书院之城”“儿童友好城市”;一边服务首都、对接京津,一边发力新能源、大健康,跑出自己的优势赛道;一边拼命优化营商环境,一边猛搞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850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11年全省前列!
保定10项工作获全国层面通报表扬,上百项国家和省级试点落地,这样的成绩,真是让人不得不竖大拇指!保定早就不是那个“老城”了,正阔步迈向一座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新城市。
说到底,保定用“绣花”的功夫搞治理,用创新的劲儿做产业,用文化的底蕴促消费,最终为的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正是这般脚踏实地、持续深耕,让保定的蜕变清晰可见——而这蜕变,也被《瞭望》细细书写,成为古城新篇的生动注脚:“当前,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美好蓝图,正在保定大地上徐徐铺展,并在保定千万人口团结奋斗、挥洒汗水中一步步照进现实。”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