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端大饭店的厨师烹制菜品,放到路边摊销售,当大饭店的特色菜以大排档的价格呈现,这场发生在淄博街头的消费场景变迁,正悄然勾勒出民生经济的新轮廓。

7月10日下午5点,淄博高新区柳泉路与南营路路口附近飘来阵阵饭香。与寻常路边摊不同,这个摊位的经营者是一家高端饭店——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蒜香小龙虾的鲜香、博山炸肉的酥脆、酱大骨的醇厚,十余种家常菜式在桌子上码放整齐,吸引着过往市民驻足。"来一份炒鸡,再来条青鱼" 一位顾客熟练地点单,为他盛菜的服务员,或许在几小时前还在酒店宴会厅服务高端宴席。

"不是无奈之举,是顺势而为。" 一名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转型逻辑。最近三年来,不少高端餐饮市场遇冷,这家高端饭店先试水大排档,如今再下沉至路边摊,每一步都踩在消费需求的节点上。生态炒鸡28元一份,蒜香小龙虾、干炸藕合、酱大骨均为18元一斤,虽然价格较高端酒店的堂食优惠很多,但是菜品却保持着 "高端的食材标准"—— 这正是吸引顾客的核心密码。
“在经济学视角下,这场转型藏着多重深意。”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万杰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吴柯颖表示,上述摆摊位置属于社区范围,为了提振消费,社区也将积极支持辖区实体经济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花小钱品好味"是实打实的实惠,路边摊的烟火气里,藏着高端消费“降维”时代人们对 "性价比" 的集体追求。对商家来说,剥离场地溢价、精简服务流程,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贴近大众市场,既是生存智慧,更是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捕捉。当高端饭店放下身段,与社区菜市场、街头小馆同台竞技,无形中也推动了餐饮市场的品质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转型背后的民生温度。万杰路社区居民刘迎莉已在上述路边摊买过两次菜品,她算过一笔账:一家三口在路边摊点四个菜,花费不足百元,比去酒店便宜不少,比自家做饭节省时间。"菜的味道正,分量足,这才是老百姓需要的消费。"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