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倾力为民办实事,医保惠民暖民心!青岛着力解决医保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2025-08-16 09:25:00 0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讯 医保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内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针对医保领域存在的参保人员医保业务线下跨域办理、生育医疗费用异地报销不便利不顺畅等问题,青岛将深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专项行动作为重点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流动性增加,在异地生育并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成为许多人的关注焦点,而异地生育“垫资”“跑腿”的问题也困扰着不少人。

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围绕群众关切,青岛医保部门深入查摆问题,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优化办事流程、破解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为保障身在异地的参保人享受更加便捷的生育医疗费待遇,自2025年7月25日起,青岛市医疗保障局正式上线生育分娩医疗费省内异地直接结算服务。青岛市参保人去省内其他地方生孩子或省内其他城市的参保人来青岛生孩子,都不需要个人垫付医疗费,可以实现直接联网报销。截至目前,青岛市52家涉及生育分娩的生育定点医疗机构均可实现省内异地生育分娩费用直接结算,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医保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办理环节成为“拦路虎”,会让群众觉得“保障虽好,用起来太难”,与民生保障“便捷可及”的初衷相悖。

为让制度保障真正“落地见效”、守护群众获得感,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的跨区域无差别通办,聚力优化服务流程,升级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参保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

“我们学校有5000余名教职工是青岛市市本级参保,退休职工异地就医报销和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等业务比较多,原来这些业务需要到青岛主城区办理,如今就近就可以办。”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负责医保报销业务的工作人员在西海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了异地就医报销材料,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目前,27项高频服务事项已在我区医保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实现‘市域通办’‘一窗通办’,让参保人告别户籍地与参保地之间的往返奔波,享受到‘就近办、便捷办’的实惠。”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王本军介绍,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验,西海岸新区持续规范经办流程,构建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高效模式,并推行工作日午间值班、节假日轮岗值守等便民机制,全链条提升医保服务质效。

学习教育的成效要落实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琴岛e保”作为青岛市普惠型保险,是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一环。崂山区将提升民生福祉、织密社会保障网作为重点工作,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构成的“三重保障”基础上,将资助老年居民参加“琴岛e保”列为“区办实事”,由政府出资为广大参保人做实第四重保障。2025年,崂山区将资助老年人范围扩大至70岁及以上,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切实减轻个人看病就医负担。

此外,青岛市医保局会同“琴岛e保”承保机构完善异地就医子系统、医保核心系统、惠民保结算系统的接口对接,借助国家、省医保信息平台,推动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同步,计划今年11月底前实现“琴岛e保”异地结算理赔,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垫资”“跑腿”压力,理赔效率将大幅提升。

听民声、找问题、办实事,青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检验标准,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之策、利民之举、惠民之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