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近日网传“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一事,铁路公安机关经调查,2025年4月18日13时许,D2404次列车在深圳北站3站台关门时,旅客吴某某不听从工作人员劝阻,用身体阻挡车门关闭,其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吴某某处行政拘留处罚。
也是在近日,一段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频繁辱骂邻座乘客的视频流传网络,视频中这名乘客傲慢至极:“跟要饭的似的,弄一身灰在这挤呗”“谁穿这么脏到这挤来”“中国有句话叫笑破不笑补”,引发网友愤怒。4月19日,北京警方通报,违法行为人赵某峰扰乱乘车秩序,已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一人是高铁伸腿挡门,腿不仅在不该伸的时候伸向了高铁关闭的门,也伸出了规则和秩序的底线,其自私与无知在此刻无比具象。治安管理处罚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均明确禁止危害铁路运输秩序与安全的行为,提前五分钟停止检票、列车靠站后工作人员都会在列车内外防止此类事件发生,这既是生活常识更是社会规则。明知故犯不外乎自认为是个“小事”,然而,高铁运行基于严密的时间表和调度系统,倘若因为车门无法关闭导致列车没有按时启动,后续的列车运行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地铁骂人的另一位更是“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不只是邻座乘客受到侮辱,一句“中国有句话叫笑破不笑补”更是把传统文化崇尚勤劳朴素、宽容贫困的价值观,歪曲成个人的傲慢与偏见。公共场所辱骂他人从道德层面不能容忍,以具体情节而论,同样还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骂人,同样不是“小事”。
两件“小事”还有一个共同点,即涉事者自私自利、公德缺位的背后,是法治的启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当人内心失去应有的“道德法”约束自身行为,法律就会教人做事、补上道德课。更进一步讲,面对这类饱受诟病的“缺德”行为,施以法律惩戒也是一种对涉事人的“保护”。2018年,韩国某大学在读博士高铁霸座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其蛮横无理最终引起公愤。但在公安介入调查但还未作出结论之时,铁路局就回应“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再次引起争议。随之而来的,同样还有对该乘客的人肉、网暴——当法治失灵缺席,难免就会出现以牙还牙乃至更甚的舆论“私刑”。
从这一层面讲,及时合理的法律惩戒是最好的“带节奏”,公众跟着法律的节奏走,就是跟着成文的道德走,文明守序的社会规则才得以有效运行。因此,不要想着缺德事小,法律拿自己没办法。要知道法律是以最公平正义的方式,给缺德者补上德行、为守德者捍卫尊严,保护的是所有人。德行有缺,不只是伤害公众情感和公共利益,放任“缺德”行为无疑会让其传染,最终伤及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形态。绝不容忍、依法处罚,对谁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