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BA篮图|浙江最南端的小城苍南,说着6种方言, 篮球成了通用语言

2025-09-02 08:22:00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萍琴

随着浙BA城市争霸赛的持续进行,浙江各地的篮球故事不断上演,从城市到乡村,每个人都在这片赛场上追逐着自己的篮球梦想。 《浙BA篮图》将深入浙江的各个角落,探寻那些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挖掘城市与乡村独特的风土与人情,记录那些与篮球交织在一起的生活图景。

8月19日晚上,浙BA城市争霸赛第二轮开赛,在外界普遍认为冠军队打不过联队的时候,苍南队在主场迎战丽水队,以92:81取得胜利,成为城市争霸赛开赛以来首支战胜市联队的冠军队。8月24日,又在客场以69:58战胜衢州队,收获争霸赛两连胜,“浙江以南,苍南最强”的口号响彻浙BA赛场。

这座蹲在浙江最南端的小城,左手攥着玉苍山的秀丽,右手牵着168公里的海岸线,往西是丽水连绵的山,往南就是福建。6种截然不同的方言在这里交织,苍南人说话做事,既有浙江的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也有福建向海而生的闯劲和重视宗亲同乡的团结义气。

“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苍南的骨子里,藏着“融”与“拼”的基因。

图源 苍南县交通运输局

说着6种方言的苍南

篮球成为通用语言

“我没抢到票噢!都是看看网上和朋友圈,眼馋得很!”8月19日,苍南城市争霸赛首歌主场对阵丽水队,记者打车赶往场馆的路上,滴滴司机陈师傅语气里满是羡慕。作为土生土长的苍南人,他说话时带着软糯的闽南口音,聊着聊着还跟记者“科普”:“在我们苍南,大部分人都会说闽南话!”

这座坐落在浙江省最南端的小城,有85万常住人口,交织着瓯语、蛮话、闽南话、金乡话、蒲城话、畲语6种方言,彼此差异极大,听起来就像是“外语”——比如同样是“姆妈”,在苍南闽南话里指的是“奶奶”,到了蛮话里就变成了“妈妈”。一个村子里可能同时有两种甚至更多种方言,不少苍南人从小就练就了“随意切换不同方言”的本事,会个两三门方言根本不算新鲜事。

更有意思的是,苍南还藏着全国罕见的“方言岛”。一个在金乡镇的金多卫城,另一个在马站镇的蒲壮所城——城墙内的人说着独有的方言,城墙外却是截然不同的语调,这两座小城就像两座“语言孤岛”,守着自己的特色,成了当地独一份的文化景观。

但这个夏天,篮球打破了这里的“语言壁垒”。

浙BA在苍南有多火?看看比赛日的阵仗就知道。8月19日当天,当地专门调了4辆中巴车,往返于高铁站和体育馆之间,全程免费接驳球迷。车身上贴满了浙BA的标语,“南哥南哥,一路凯歌”、“南哥南哥,篮下一哥”,开车的唐师傅笑着说:“只要有主场比赛,我们就会有安排专车接送球迷,在苍南,浙BA是件大事,大家都爱看,可热闹了!”

图源 组委会官方

场馆里的看台早就抢不到票了,当地干脆在中心湖公园搭起了户外观赛点。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票从预赛开始就一票难求,我们的中心湖公园就在赛场旁边,本来就有大屏幕,就干脆组织起了户外观赛点,现在人越来越多。哪怕下雨,都有人撑着伞、穿着雨衣来观看。”

苍南队的球员们也成为了这座小县城的“超级巨星”,比赛一结束,球员立马被球迷围得水泄不通,有人举着球衣要签名,有人凑过来合影。

图源 组委会官方

35岁的曹桂苹是苍南队的忠实粉丝,每次观赛都会穿上一件“专属战袍”——那是苍南队的加油T,前后都签满了球员名字,“胸前是柳杨杰的签名!平时舍不得穿,只有比赛的时候才拿出来,给球队加油!”从福建嫁到苍南的她,因共同的闽南语和篮球热爱,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看球的时候,根本没觉得是跨省,大家都是‘南哥’的球迷!”

在浙BA赛场,一句“叫南哥”,瞬间能点燃所有苍南人的自豪。

历史上,苍南经历过多次移民潮,宗族观念重,往往聚族而居,彼此扶持。这种深入骨髓的团结,在篮球场上化为无间的合作,篮球场外把说着不同方言的人拧成一股绳,大家共同为家乡的荣誉而战。

图源 组委会官方

历史上的“状元窝”

现在依然敢打敢拼

南宋期间,苍南涌现400多名文武进士,其中7位武状元,是远近闻名的状元窝,更有“村村设拳坛、男壮皆练武”的老话。这里也是浙南沿海抗倭的前沿阵地,先民们为保家卫国,锤炼出了骁勇善战、不畏强敌的血性。

如今拳坛变成了篮球场,669座标准化篮球场覆盖苍南所有乡镇,苍南人那份敢于和任何强队“亮剑”的精神和“拼到最后一口气”的劲,半点没减。

在浙BA一场场精彩的对决中,苍南队多名球员拼到抽筋,为了家乡的荣耀,球员们几乎要把自己所有的能量燃尽在场上。

图源 组委会

苍南的篮球有多强?除了在浙BA上大放光彩,在各级比赛上,苍南也是当仁不让。2019年苍南队拿下全国美丽乡村篮球大赛乙组冠军;2015年以来7次参加浙江省乡村振兴杯篮球大赛,6次晋级四强,2019、2020年蝉联冠军;2023、2024年连续斩获“共富杯”浙江省助力山区海岛26县篮球联赛冠军;还曾拿下闽浙边界篮球联赛暨“茶BA”冠军、温州市“矾山矿业杯”邀请赛冠军……2024年5月,浙江省第32届暨第3届长三角中老年篮球邀请赛在苍南举办,苍南篮协两支代表队一举拿下40岁组、50岁组双冠军,真可谓“全年龄段开花”,实力一点都不含糊。

而灵溪一中是绕不开的“篮球人才摇篮”。这所学校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2008年成为“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近三十年来深耕篮球教育。

在这里,“每天1.5小时、每周6天、寒暑假无休”的训练铁律,“班班有球队”的校园氛围,让篮球成为每个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正是如此,灵溪一中走出了前国家男篮队员吴前,苍南队方瑜、尹城、方瑜、王正尧等主力队员也都出自这里。“大家都是师兄弟,很多人从小就一起打球,一起打比赛非常多,彼此之间非常了解,这是我们的优势。”浙BA苍南队主教练洪学勤告诉记者。

“在苍南,每个年龄段有属于自己的比赛。小学有小学生比赛,初高中有专业培养,到了社会上,协会再给他们搭平台、办高水平赛事。”苍南县篮球协会秘书长黄品曙黄品曙说,就连今年的“村BA”,他们都专门为少儿篮球设置了表演赛,“让孩子在三四千人面前展示自己,不仅能锻炼心理素质,更能在他们心里埋下篮球的种子。”

记者联系到黄品曙时,他正带队在湖南怀化参加2025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他笑着说:“这段时间真是‘比赛连连看’,这段时间根本没歇过,‘村BA’接档‘浙BA’,还有全国村BA大赛!”他告诉记者,在苍南,那是“村村有球场、月月有赛事、人人爱看球”。

谈及苍南篮球的火爆程度,黄品曙难掩自豪之情。去年,苍南举办首届“村BA”篮球赛,就吸引了54支队伍、超800名篮球运动爱好者报名,球员从五湖四海赶回家乡助阵参赛,有的甚至从国外千里迢迢回来。“现在我们办比赛,都尽量放在室外——广场上、街头边,让大家看得见、凑得近,慢慢就把整个县的篮球氛围带起来了。”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是热血的武术之乡另一种表达。“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苍南精神,正在苍南的篮球上延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