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贸易休战”,有三点启示

2025-07-05 00:06:00 0

最近有报道称,美国已取消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对华出口限制,还恢复了对华出口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7月4日,中国商务部对此予以证实,称中方正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相应行动,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路透社称,中美之间的“贸易休战”正在按计划推进,两国贸易紧张局势持续缓和。

中美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在技术层面和战略层面都释放出积极信息。尤为重要的是后者,即双方在战略层面显示出避免贸易争端失控的共同意愿,选择通过平等对话、以合作方式解决各自关切,而不是通过对抗升级矛盾。这一信号对市场形成立竿见影的鼓舞,从美股到亚洲股市,科技股普遍涨幅明显,其中楷登电子股价大涨6.1%,创下历史新高,三星股价也跳涨近3%。包括产业界在内的国际社会各界普遍期待中美关系能够持久稳定和互惠合作。

伦敦框架的落实再次印证: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始终是互利共赢。2024年,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27%,高通公司近一半收入依赖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与持续升级的产业需求,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几乎无可替代的增长空间,同时,美国技术产品的正常流通,也是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助力。两国合作可稳定全球预期、对冲系统性风险;竞争失控则会导致“双输”外溢,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这几个月的中美数个回合“交锋”可被看作一个样本,华盛顿从中应形成至少三点认识。一是中国不是可以任由美国拿捏的“软柿子”,华盛顿需要放弃以“极限施压”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的想法。二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一些人幻想的“赢者通吃”局面不会成为现实。三是人为“筑墙”“脱钩”的做法不会让美国更安全,也不会使美国更繁荣,因为客观规律不会因为“是美国”而绕着弯走,它会平等地惩罚每一个漠视它的人。这些经验同样可以为其他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提供启示。

美方目前在与中国相向而行的方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在半导体、生物技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美方对华限制性措施绝大多数都还在。比如,“1017”半导体规则首次运用最低含量规则,对于特定光刻设备,只要含有任何美国元素,对华出口时须向美国申请许可。此外,限制美国企业正常对华投资、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等大量错误的做法,不仅伤害中美两国,也严重扰乱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此轮解除对华出口限制的积极举动,应成为政策调整的起点,希望美方进一步纠正此前错误做法,逐步消除更多不合理的限制措施。

中美互利共赢既是宏观层面的大势使然,是中观层面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微观层面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现实需要。中美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农产品、能源等多个环节相嵌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效应。对美国普通家庭而言,“中国制造”所体现的规模效应和效率红利,犹如一道“价格安全阀”,有效缓冲通胀压力、保障生活品质;对中国消费者而言,“美国智造”和“美国服务”则是拉动中高端需求、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助力。

国际社会虽然“无政府”,但绝不是“无规矩”,大国之间更不能“无底线”。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徘徊在建交后的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歪曲,对话沟通的渠道被堵塞,美方所谓的“战略竞争”正在以危险的方式定义、影响中美关系。中国有句老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美国试图通过单边施压改变市场规律,无异于逆流而动。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如果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如果出尔反尔、挑起争端,中国也必将坚决反制。

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人口总数占世界近1/4,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世界而言也至关重要。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