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抱着三彩鸭子的少女,以穿越千年的微笑,映照大唐盛世的炊烟…

2025-05-22 11:48:00 0







文物名:唐三彩抱鸭壶女俑


尺寸:身高32.81厘米,底长11.18厘米,底宽9.6厘米


时代:


藏宝地:长治博物馆


讲述者:梁子慧




眉眼弯弯,嘴角含笑的小姑娘,盘腿坐着,仿佛下一秒便会站起来,讲述千年前盛唐的烟火人世的繁华……这尊唐三彩抱鸭壶女俑,是长治人的“团宠”,也是长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一提到她,长治博物馆讲解员梁子慧热情满满:“看,这位1300年前的女孩是多么肆意洒脱——右腿盘曲,左腿自然下垂,随意盘坐的身姿与现代人追求的‘松弛感’不谋而合,怀中抱着俏皮的鸭形壶,仿佛在逗弄心爱的宠物。”


唐三彩抱鸭壶女俑以鲜活的姿态,艳丽的色彩,串联起古今,承载着上党大地与华夏文明的深层联结。


唐三彩抱鸭壶女俑


解码盛唐气象的密钥



这件唐三彩女俑,头部为素胎,面相丰满,脸颊的梨涡透出纯真,辫发后盘。身着半臂襦裙,腰束带,“窄袖胡服+传统襦裙”的混搭,恰是唐代兼容并蓄文化生态的生动注脚,而丰腴的体态正是唐代“以胖为美”的鲜活印证。


少女怀抱的鸭形壶形态逼真,鸭嘴与壶口精妙衔接。身上及鸭形壶上,赭色、淡黄、翠绿色釉,色泽鲜艳莹润,梁子慧俏皮地称其为“盛唐最时尚的‘多巴胺配色’”。这尊抱鸭壶女俑曾在地下埋存了千年之久,1987年出土于长治市西郊某小区唐代墓葬。



墓主人叫李度,远祖因官之故,迁到上党。他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官至“上柱国、折冲府校尉”。景龙四年(710年)死于家中。发掘时,墓内随葬品中的各类陶俑已全部浸泡成泥块,不辨形状。唯有墓志周围的5件青瓷罐、东壁下放置的三彩抱鸭女俑以及铜勺、铜筷、骨质圭板等保持原位。


李度墓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5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门在墓室的南面,券顶。墓室为圆角方形,四壁外凸,墓壁用条砖三平一竖砌成四组,其上墓顶改为错缝平砌,逐层内收成穹隆顶。室内地面,用条砖一横一竖平铺。



上党地区是连接中原与河东的咽喉要道。李度墓其墓葬规格与随葬品等级,印证了长治在唐代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


唐代经济繁荣、社会富庶,陶瓷釉料配方和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工艺达到巅峰。工匠在陶器上同时施用多种釉色,色彩斑斓、富丽堂皇,有黄、绿、白、褐、蓝、黑等多种色彩,其中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此得名“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和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



盛唐时期,厚葬习俗盛行。王公贵族为彰显身份,以唐三彩作为随葬冥器,包括人物俑、动物俑(如马、骆驼)、生活器具等。唐三彩多吸收波斯、西域等外来元素,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和异域文化的交融,也是盛唐开放包容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


作为盛唐文化的缩影,唐三彩既是厚葬习俗的产物,也是工艺技术、经济实力与文化开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艺术成就与时代背景紧密关联,成为唐代社会繁荣的象征。


在梁子慧动情的介绍中,抱鸭壶女俑不仅是艺术品,已成为解码盛唐气象的密钥:“衣裙的彩釉中,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怀中的鸭壶里,映照着大唐盛世的炊烟。”


埋下热爱历史文化的种子



在长治博物馆,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尤其受到人们的喜欢,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无不驻足停留细细端详,猜想她是不是刚赶完盛唐的一场庙会,怀里抱着新买的鸭形壶欣喜归家,也可能正在家中准备宴席,用它给客人倒醇香的美酒……


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能从她的笑容里,感受到这份真实又鲜活的场景,感受到那个万国来朝、兼容并蓄的时代脉搏。



柔和的灯光在女俑身上投下淡淡光晕,21世纪的面孔与8世纪的笑容在玻璃反光中重叠。这抹微笑,不仅属于盛唐,也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拥抱美好的现代人。


2024年4月起,秉承“探宝、爱宝、讲宝、护宝、鉴宝”的研学理念,长治博物馆开启“长博五宝研学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以馆藏文物为主题,引领着中小学生穿越历史长河,与文物展开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其中,以唐三彩抱鸭壶女俑为切入点的“唐三彩晕染的华光”活动就是研学营的活动之一。孩子们近距离聆听唐三彩抱鸭壶女俑的故事,了解唐三彩器物的演变历程,通过手绘勾勒和泼墨晕染的形式展现唐三彩的制作技法,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还原出一段鲜活的历史文明。热爱历史文化、了解美丽家乡的种子就此在心里埋下。


长治山雄水秀,“居太行之巅,地形极高,与天为党”,古称上党,是扼守中原的战略要冲和民族融合之地。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史前神话。几千年来,在漳水的滋养之下,长治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留存了大量遗址、遗迹、遗物。



这些珍贵的记忆,在长治博物馆都可以找到足迹和印证。梁子慧说,文物从来不是冰冷的器物,每一件展品都在等待与你我对话。“让我们放慢脚步,听它们讲述文明的交融、匠心的传承,以及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人间烟火。”


长治市博物馆

图源:长治市博物馆


审核|吕国俊



相关推荐